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绝户,病重必死,最后被中国四个月平定
口罩断货、隔离被骂、亲人病死,这就是1910年东北人的日常。 1910年12月,哈尔滨傅家甸一天抬出上百具棺材,伍连德4个月把肺鼠疫按死,还顺手给世界递了份“中国答案”。
口罩断货、隔离被骂、亲人病死,这就是1910年东北人的日常。 1910年12月,哈尔滨傅家甸一天抬出上百具棺材,伍连德4个月把肺鼠疫按死,还顺手给世界递了份“中国答案”。
黑死病(BlackDeath),通常指14世纪中叶在欧亚大陆肆虐的鼠疫大流行,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瘟疫之一。约始于1347年,持续数年到数十年不等,其致死率极高、传播迅速,直接导致欧洲人口锐减、社会结构剧变、经济与文化产生长期连锁效应。本文从病因、传播途径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啮齿动物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疫鼠、疫蚤传染给人而引起人间鼠疫。人间鼠疫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流行广的特点,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
我们常爱拿历史吓唬自己,说古时候的大疫一来,城池就像纸壳子一样簌簌往下塌。东罗马的那回,帝国从此喘不上气;中世纪那场“黑死病”,整片大陆的人气都被抽走了。可这些故事终究离我们远。直到那一年,哈尔滨街口一挂一挂的白布,才让人明白“疫病”两个字可以变得多么具体、刺
鼠疫患者:肺鼠疫患者在发病早期就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破溃的腺鼠疫患者也可能传染人,但无症状感染者不会传播。
1910年的冬天,中国东北大地被一种恐怖的瘟疫笼罩。死者浑身发黑,恶臭弥漫,村庄十室九空,街头尸骸堆积如山。六万余人丧生,疫情直逼华北,威胁京城。列强虎视眈眈,清朝摇摇欲坠——这片土地,仿佛即将成为第二个中世纪欧洲,被黑死病吞噬。
这类药物虽然有效,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冷链保存、注射带来的不便与痛苦、医疗资源消耗较多以及潜在的肾毒性和耳毒性风险。
鼠疫,是一种古老而凶险的疾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曾流行于整个亚欧非洲。我国也曾深受鼠疫影响,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波及20多个省(区)。
2020年2月,发现一张1910年旅顺火车站防疫的照片。照片上两个戴口罩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对车门口两个扎大辫子的中国男人进行问话检测体温,还有3个日本警察维持秩序。站台上远处还有警察和穿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根据两个中国人的服饰来看,时间应是初冬,当时在东北发